
【猎云网(微信:ilieyun)北京】5月30日报道(文/沈小雪)
1999年2月,腾讯QQ正式上线,为中国的年轻群体开辟出一个全新的社交阵地。
对于“探探”的创始人潘滢而言亦是如此,她告诉猎云网(微信:ilieyun):“我们那会儿可选的社交软件就只有QQ,很多人在上面交朋友。对于年轻时的我来说,QQ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的生活,我通过它认识了很多重要的朋友。”
如今,social依然是年轻群体的刚需,在线社交产品却经历了数轮风云变幻。
我们放眼全球,We Are Social在今年1月公布了《2016年全球数字、社交和移动调查报告》,为我们清晰呈现了排位在全球社交网络前20的选手。统计数据显示,Facebook稳居统治地位,腾讯几乎垄断了中国本土市场,百度、新浪、欢聚时代也均占有一席之地。
由此可见,全球社交产品的舞台上,巨头们正上演着龙争虎斗的好戏,而台下的社交新秀又怎甘于平庸?
我想他们都会记得2014年的“双12”,陌陌(MOMO)成功在纳斯达克敲钟,仅仅历时三年便扶摇上市,成功创造了自己的上市神话。一时间,陌生人社交的战场再起烽烟,几多星火,几多炮灰,自不必多说。
1、P1七年——踩坑无数,放而不弃
陌陌上市的这一年,王宇和潘滢也经历了创业生涯的重要拐点——他们暂时放下苦心运营了7年的时尚社区P1,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打造全新的陌生人社交App探探。
用放而不弃来形容似乎更为贴切,王宇和潘滢做P1的初衷就是想以时尚为切入点,打开年轻群体的社交大门,却终不遂人愿。
他们告诉猎云网,P1也曾经历过多次迭代,尤其是面对用户的使用习惯渐渐涌向移动端的趋势,也曾设想过将“两情相悦”模式植入在P1中,以引导用户社交。
但正如潘滢所说:“首先,社区的用户更多的是寻求群体感,而社交产品要考虑的是对方是否吸引到你,才有产生社交的可能性;
其二,由于我们的切入点是时尚,导致用户群过于狭窄,最终彻底变成了一个潮人晒和秀的社区;
其三,我们切中的痛点还不够痛,虽然注册量有百万,用户质量也很高,但活跃度不高;
其四,我和王宇都对社交产品有一种情怀,我们都认为,当时的社交产品都没有很好地解决陌生人社交的问题,更大的市场需求并没有被满足。”
所谓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。不只是切入点的偏差,导致用户体量始终难以规模化突破,运营P1的七年里,王宇和潘滢踩坑无数,跨过这些坑,探探的能否圆了他们的社交梦呢?
2、“探探”来了——唯愿两情相悦,制造一见钟情
2014年9月,主打两情相悦模式的探探正式上线,由王宇亲自带领技术团队开发,P1原班人马运营。
从上线之初,外界对探探的定位便是“中国版Tinder”,除了音译过来有些相似,主要功能似乎也大同小异:
用户通过左右划动切换陌生人名片,左滑再见,右滑喜欢,只有互相喜欢才能聊天。一方面让用户避免了自己不喜欢的人的打扰、另一方面制造了“一见钟情”的浪漫。
擦肩而过(左)、左划右划(中)、名片展示(右)
但实际上,探探的产品灵魂是“反约炮!光明正大交朋友!”,这一点和Tinder便极为不同,再细说产品层面的差异化:
1)智能推荐陌生人——不仅基于LBS,还会根据用户之间曾经共同经过的地点、兴趣爱好、共同好友等十几项信息,计算并推送与之匹配的人。
2)强力清除垃圾用户——由一支专门的审核团队7*24小时清理营销账号和垃圾用户,对于部分营销号,审核人员会追溯至微信,永久封机、封号,以保障高纯度的社交环境。
3)保护女性用户体验——一旦男用户在聊天中涉及到“约”及其他类似敏感词,系统会立刻弹出窗口,询问女用户是否遭到骚扰,如果女方回答yes,那么探探人工客服会立刻介入调查。倘若发现情况属实,男用户就会被直接封机、封号,永久不能再注册探探。
4)陌生人社交也可以如此浪漫——为了让女用户在探探上更有浪漫的感觉,最新一版的探探推出了“擦肩而过”功能,为用户推荐一天中与自己经过相同地点的人,“擦肩而过”的地点、次数均可见。次数越多说明生活圈子越相近、缘份指数越高。
3、被“全球社交巨头背后的男人”选中,累计融资5000万美元
前文中我们提到,此时的陌陌已经成功上市,一时激起千层浪,交友软件层出不穷,“约”一度成为这些软件甩不掉的标签。
王宇和则潘滢逆流而上,反其道而行之推出的“反约炮”App探探却在资本市场平稳着陆:
2015年1月,探探完成500万美元A轮融资,由贝塔斯曼亚洲基金、元璟资本、黑桃基金共同投资。根据王宇和潘滢在同年2月公布的信息,探探在上线6个月内便收获了不错的数据:共产生了1300万次用户“配对”,用户累计划动次数超过3500万,周用户留存率为55%-60%,月留存率在30%左右,单日“配对”可达40万次,周活跃用户中的80%会“配对”成功。
随后,探探的周留存率快速增长至70%,月留存率达到60%左右。火速于同年7月完成由DCM、KPCB、光信资本、LB资本等机构联合投资的1300万美元B轮融资。
时至2015年,探探又不断刷新着自己的数据:DAU超250万,注册用户1300万(不包括审核未通过的500万注册用户)。男女比例为6:4,女用户的平均年龄为22岁,用户在全国的地域分布比较平均,阶层以白领为主,IT互联网从业者所占比例最大。
今年5月初,探探稳稳地完成了3200万美元C轮融资,投资方除了元璟资本、LB、DCM、贝塔斯曼、KPCB、光亮资本等机构,还包括鼎鼎大名的投资人Yuri Milner。
(编辑:小酷)
扫码添加客服微信
扫码关注公众号
酷网(大连)科技有限公司
致力于为客户品牌提供完善解决方案
统一服务电话:0411-62888851